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 [2012/01/13 01:37] mi |
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 [2012/01/13 16:48] (当前版本) mi [音符优化初步] |
||
---|---|---|---|
行 1: | 行 1: | ||
- | 音符优化初步 | + | <WRAP round info 50%> |
- | + | **发布:E-Avalanche**\\ | |
- | + | **撰写:鋼太**\\ | |
- | 作者:Mikumiku.cn | + | [[http://bbs.ivocaloid.com/thread-34945-1-1.html]]</WRAP> |
+ | <WRAP round info 50%> | ||
+ | \\ **本教程与[[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1|Vocaloid2 初级教程]]可配合阅读。** | ||
+ | </WRAP> | ||
+ | ====== 音符优化初步 ====== | ||
一般情况下,仅仅把音符写玩把歌词填完就输出WAV是不够的(但仅仅优化好了VSQ不做后期优化也是不够的)。你会发现声音可能很不好听。先来分析一下“不好听”一般归纳为哪些方面的缺陷: | 一般情况下,仅仅把音符写玩把歌词填完就输出WAV是不够的(但仅仅优化好了VSQ不做后期优化也是不够的)。你会发现声音可能很不好听。先来分析一下“不好听”一般归纳为哪些方面的缺陷: | ||
- | 1. 音高不稳定,老觉得唱起来走掉 | + | - 音高不稳定,老觉得唱起来走掉 |
- | + | - 有些音有气无力,有些音太大声 | |
- | + | - 词与词之间太僵硬,感觉不够Nice Boat | |
- | 2. 有些音有气无力,有些音太大声 | + | - 感觉歌手在念经,没有表情,很暗淡,仿佛在一个被积压的平面唱歌 |
- | + | - 有些字的发音太老实太正规以至于很不入耳 | |
- | + | ||
- | 3. 词与词之间太僵硬,感觉不够Nice Boat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4. 感觉歌手在念经,没有表情,很暗淡,仿佛在一个被积压的平面唱歌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5. 有些字的发音太老实太正规以至于很不入耳 | + | |
行 26: | 行 21: | ||
- | 一、 音标 | + | ===== 音标 ===== |
- | 1. 发音表 | + | ==== 发音表 ==== |
行 102: | 行 96: | ||
- | 2. 发音记号 | + | ==== 发音记号 ==== |
行 120: | 行 114: | ||
- |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两个发音记号的中间需要用一个空格来隔开,而发音记号中也就只有“ん”的两个符号之间没有空格,其他的非元音的发音记号两个符号之间都有空格隔开,要确认输入时格式的正确性。切记!! | + | 需要注意的是**在不同的两个发音记号的中间需要用一个空格来隔开,而发音记号中也就只有“ん”的两个符号之间没有空格,其他的非元音的发音记号两个符号之间都有空格隔开**,要确认输入时格式的正确性。切记!! |
行 126: | 行 120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14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14.jpg?nolink&}} |
行 135: | 行 129: | ||
- | 3.“が”行 | + | ==== “が”行 ==== |
行 141: | 行 135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16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16.jpg?nolink&}} |
行 147: | 行 141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18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18.jpg?nolink&}} |
行 153: | 行 147: | ||
- | 相同的,歌词输入不能辨认は、へ作为助词和う、い作为长音时会分别转为わ、え、お、え的发音。手动修改的话你可以直接改歌词,但也可以不动歌词,让它保证最完整和正确性,修改它的发音记号来达到目的。 | + | 相同的,**歌词输入不能辨认は、へ作为助词和う、い作为长音时会分别转为わ、え、お、え的发音。**手动修改的话你可以直接改歌词,但也可以不动歌词,让它保证最完整和正确性,修改它的发音记号来达到目的。 |
- | 4. 小“つ” | + | ==== 小“つ” ==== |
行 162: | 行 156: | ||
- | 5. 长音“―” | + | ==== 长音“―” ==== |
行 168: | 行 162: | ||
- | 二、 音符 | + | ===== 音符 ===== |
行 174: | 行 168: | ||
- | 1. 弯曲深度 | + | ==== 弯曲深度 ==== |
行 180: | 行 174: | ||
- | 【弯曲深度】:影响了音符开头部分的音高范围的变化,范围越大即越深。50%降一个半音,100%降一个全音(如果不懂可以参考乐理书,或者直截了当的说,就是一个半音在软件界面里表现就是一行,100%就等于降了两行)。 | + | **【弯曲深度】:影响了音符开头部分的音高范围的变化,范围越大即越深。50%降一个半音,100%降一个全音(如果不懂可以参考乐理书,或者直截了当的说,就是一个半音在软件界面里表现就是一行,100%就等于降了两行)。 |
+ | ** | ||
因为是模拟了人声,所以不是很极端的情况下选在“0%”是不现实的,毕竟起唱的时候音高是有略微不稳定的。 | 因为是模拟了人声,所以不是很极端的情况下选在“0%”是不现实的,毕竟起唱的时候音高是有略微不稳定的。 | ||
行 189: | 行 183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20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20.jpg?nolink&}} |
行 195: | 行 189: | ||
- | 【弯曲长度】:影响了音高波动的时间,100%时弯曲的时间为一拍(也就是一个四分之一音符的时值)。 | + | **【弯曲长度】:影响了音高波动的时间,100%时弯曲的时间为一拍(也就是一个四分之一音符的时值)。** |
行 201: | 行 195: | ||
- | 公式为: | + | **公式为**:\\ |
- | + | T(msec) = 60(sec) x 1000(msec) / **[曲子的速度] x 4 / [这首曲子所包含的最短音符的长度]** | |
- | + | ||
- | T(msec) = 60(sec) x 1000(msec) / [曲子的速度] x 4 / [这首曲子所包含的最短音符的长度]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312.0msec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<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設定値 20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<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374.5msec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250.0msec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<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設定値 19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<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312.5msec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187.5msec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<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設定値 10~18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<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250.0msec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125.0msec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<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設定値 6~ 9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<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187.5msec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62.5msec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<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設定値 3~ 5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<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125.0msec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??.?msec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<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設定値 0~ 2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< | + | |
- | 62.5msec | + | |312.0msec| < 設定値 20| < 374.5msec| |
+ | |250.0msec| < 設定値 19| < 312.5msec| | ||
+ | |187.5msec| < 設定値 10~18| < 250.0msec| | ||
+ | |125.0msec| < 設定値 6~ 9| < 187.5msec| | ||
+ | |62.5msec| < 設定値 3~ 5| < 125.0msec| | ||
+ | |??.?msec| < 設定値 0~ 2| < 62.5msec| | ||
行 303: | 行 212: | ||
- | 例)慢节奏的曲子……Tempo(速度)=100包含八分音符的曲子的情况。 | + | **例)慢节奏的曲子……Tempo(速度)=100包含八分音符的曲子的情况。** |
行 310: | 行 219: | ||
- | 例)快节奏的曲子……Tempo(速度)=150包含16分音符的曲子的情况。\\ | + | **例)快节奏的曲子……Tempo(速度)=150包含16分音符的曲子的情况。**\\ |
60 x1000 / 150 x 4 / 16 = 100(msec)\\ | 60 x1000 / 150 x 4 / 16 = 100(msec)\\ | ||
试着配合上述表的话62.5 < 100 < 125.0 设定值则为3~5。 | 试着配合上述表的话62.5 < 100 < 125.0 设定值则为3~5。 | ||
行 324: | 行 233: | ||
- | 2. 模板 | + | ==== 模板 ==== 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22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22.jpg?nolink&}} |
行 357: | 行 266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24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24.jpg?nolink&}} |
行 375: | 行 284: | ||
- | 结论:上、下行圆滑线可以用过渡类的音符来模拟出。 | + | **结论:上、下行圆滑线可以用过渡类的音符来模拟出。** |
行 381: | 行 290: | ||
- | 音高相差越大的音符,使用圆滑线的效果越明显。 | + | **音高相差越大的音符,使用圆滑线的效果越明显。** |
行 411: | 行 320: | ||
- | 3. 音衰、重音 | + | ==== 音衰、重音 ==== |
行 423: | 行 332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32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32.jpg?nolink&}} |
行 429: | 行 338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34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34.jpg?nolink&}} |
行 441: | 行 350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36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36.jpg?nolink&}} |
行 459: | 行 368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38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38.jpg?nolink&}} |
行 468: | 行 377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40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40.jpg?nolink&}} |
行 480: | 行 389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42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42.jpg?nolink&}} |
行 498: | 行 407: | ||
- | 如果要达到连贯、偏模糊的唱词效果,那么就使当前音符的【重音】较弱,那么它前面的那个音符的【音衰】就偏长。 | + | **如果要达到连贯、偏模糊的唱词效果,那么就使当前音符的【重音】较弱,那么它前面的那个音符的【音衰】就偏长。 |
- | 如果要让某个音唱出来显得被分离了的、独立的、不和谐的,那么就缩短【音衰】,加强【重音】。 | + | 如果要让某个音唱出来显得被分离了的、独立的、不和谐的,那么就缩短【音衰】,加强【重音】。** |
行 507: | 行 416: | ||
- | 4. 颤音 | + | ==== 颤音 ==== |
行 516: | 行 426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44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44.jpg?nolink&}} |
行 537: | 行 447: | ||
- | 1. 普通 | + | - 普通 |
- | + | - 比较克制,保守 | |
- | + | - 激烈 | |
- | 2. 比较克制,保守 | + | - 语尾变得很弱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3. 激烈 | +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4. 语尾变得很弱 | + | |
行 561: | 行 465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46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46.jpg?nolink&}} |
行 567: | 行 471: | ||
- | 这里有一种自然转入颤音的方法:\\ | + | **这里有一种自然转入颤音的方法:**\\ 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48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48.jpg?nolink&}} |
行 574: | 行 478: | ||
- | 三、 音符的修正 | + | ===== 音符的修正 ===== |
行 580: | 行 484: | ||
- | 1. 音符的间隔 | + | ==== 音符的间隔 ==== |
行 595: | 行 499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50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50.jpg?nolink&}} |
行 601: | 行 505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52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52.jpg?nolink&}} |
行 607: | 行 511: | ||
- | 2. 音符的修饰 | + | ==== 音符的修饰 ==== |
行 619: | 行 523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54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54.jpg?nolink&}} |
行 628: | 行 532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56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56.jpg?nolink&}} |
行 643: | 行 547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60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60.jpg?nolink&}} |
行 652: | 行 556: | ||
- | 2. 口型的模拟 | + | ==== 口型的模拟 ==== |
行 661: | 行 565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62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62.jpg?nolink&}} |
行 670: | 行 574: | ||
- | 3. 音阶的自然 | + | ==== 音阶的自然 ==== |
行 676: | 行 580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64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64.jpg?nolink&}} |
行 685: | 行 589: | ||
- | 4. 音符的提前 | + | ==== 音符的提前 ==== |
行 691: | 行 595: | ||
- | 5. 子音的修正 | + | ==== 子音的修正 ==== |
部分的音,例如“しょ”,要突出“o”的音的话,可以拆分为“し” +“お”;“ば”可以拆分为“ぶ”+“あ”。 | 部分的音,例如“しょ”,要突出“o”的音的话,可以拆分为“し” +“お”;“ば”可以拆分为“ぶ”+“あ”。 | ||
行 703: | 行 606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66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66.jpg?nolink&}} |
- | 6. 发音的记号 | + | ==== 发音的记号 ==== |
行 715: | 行 618: | ||
- | 四、 十大参数 | + | ===== 十大参数 ===== |
行 721: | 行 624: | ||
- | 1. VEL(Velocity):速率。 | + | ==== VEL 速率==== |
+ | **Velocity** | ||
行 730: | 行 634: | ||
- | 这个值的是影响了子音的发音长短,值越高的话子音越短,尤其是S和F的发音。 | + | **这个值的是影响了子音的发音长短,值越高的话子音越短,尤其是S和F的发音。** |
行 739: | 行 643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68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68.jpg?nolink&}} |
行 745: | 行 649: | ||
- | 在实际歌唱中,VEL用来调整音的子音以达到“柔和”刺耳的发音或者加重、减小部分音的“摩擦效果”。 | + | 在实际歌唱中,VEL**用来调整音的子音以达到“柔和”刺耳的发音或者加重、减小部分音的“摩擦效果”。** |
行 751: | 行 655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70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70.jpg?nolink&}} |
行 757: | 行 661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72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72.jpg?nolink&}} |
行 766: | 行 670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74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74.jpg?nolink&}} |
行 778: | 行 682: | ||
- | 2. DYN ( Dynamic ):动态度。 | + | ==== DYN 动态度==== |
+ | **Dynamic** | ||
行 784: | 行 689: | ||
- | 这个参数通俗一点讲就是调节音量。不仅能减小和增大指定区域的音量,而且还可以做出渐强,渐弱的效果,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。 | + | 这个参数通俗一点讲就是调节音量。**不仅能减小和增大指定区域的音量,而且还可以做出渐强,渐弱的效果,**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。 |
行 808: | 行 713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76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76.jpg?nolink&}} |
行 814: | 行 719: | ||
- | 歌手在唱这句的时候,参考坂本真绫的原版,再结合自己的想象,大概能感觉的是这里是有“强拍”和“弱拍”的(比喻成这个),e相对于a和ru的话语气都要重一些,所以DYN要提高一些,因为重点在最后三个字上,所以ru字得压低一些以保持一个前后的层次性,。而这里总结了一点就是:不对等的V字型调节图形是很常用的一种长音的调整方法。 | + | 歌手在唱这句的时候,参考坂本真绫的原版,再结合自己的想象,大概能感觉的是这里是有“强拍”和“弱拍”的(比喻成这个),e相对于a和ru的话语气都要重一些,所以DYN要提高一些,因为重点在最后三个字上,所以ru字得压低一些以保持一个前后的层次性,。而这里总结了一点就是:**不对等的V字型调节图形是很常用的一种长音的调整方法。** |
行 823: | 行 728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78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78.jpg?nolink&}} |
行 832: | 行 737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80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80.jpg?nolink&}} |
行 844: | 行 749: | ||
- | 3. BRE(Breath):气息。 | + | ==== BRE 气息==== |
+ | **Breath** | ||
- | 这个参数可以调整气息的多少。默认的值为0(难道歌手没气了么?),调整得越高,感觉气息越重(更高的话都有点觉得初音的鼻子塞住了)。 | + | **这个参数可以调整气息的多少。**默认的值为0(难道歌手没气了么?),调整得越高,感觉气息越重(更高的话都有点觉得初音的鼻子塞住了)。 |
行 856: | 行 762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82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82.jpg?nolink&}} |
行 865: | 行 771: | ||
- | 4. BRI(Brightness):明亮度。 | + | ==== BRI 明亮度==== |
+ | **Brightness** | ||
- | 如果觉得某些发音听起来很暗,那么就应该尝试调节一下明亮度,它会增减高频泛音以控制声音的明亮度。但个人认为它与CLE不同的是它的调节不会使得声音产生失真效果。「ばびぶべぼ」「かきくけこ」「がぎぐげご」这些音有些时候听上去的效果可能不太满意,子音发音偏弱,可以把BRI调高一些。 | + | 如果觉得某些发音听起来很暗,那么就应该尝试调节一下明亮度,它会**增减高频泛音以控制声音的明亮度。**但个人认为它与CLE不同的是它的调节不会使得声音产生失真效果。「ばびぶべぼ」「かきくけこ」「がぎぐげご」这些音有些时候听上去的效果可能不太满意,子音发音偏弱,可以把BRI调高一些。 |
行 880: | 行 787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84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84.jpg?nolink&}} |
行 886: | 行 793: | ||
- | 但这个参数的作用尤其对于慢节拍的清唱是极为重要的。 | + | **但这个参数的作用尤其对于慢节拍的清唱是极为重要的。**\\ |
- | + | **它可以使一个音有层次感,还有柔化音的作用**。 | |
- | + | ||
- | 它可以使一个音有层次感,还有柔化音的作用。 | + | |
行 901: | 行 806: | ||
-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86_0000.jpg?nolink&}} | + | {{:information:tutorial:e-avalanche_02_086.jpg?nolink&}} |
行 910: | 行 815: | ||
- | 5. CLE(Clearness):清晰度。 | + | ==== CLE 清晰度==== |
+ | **Clearness** | ||
- | 这个参数虽然定义上和BRI有接近,但一个参数的存在则有它的道理。顾名思义,这个参数就是用来调节清晰度的。 | + | 这个参数虽然定义上和BRI有接近,但一个参数的存在则有它的道理。顾名思义,**这个参数就是用来调节清晰度的。** |
参数的默认值是0,只能增大,这一点很BRI很不同。也就是说,这个参数是用来修饰的,而不是用来宏观调节的。个人认为这个参数也是会增大高频泛音,但它更可以拟真真实的歌唱效果。 | 参数的默认值是0,只能增大,这一点很BRI很不同。也就是说,这个参数是用来修饰的,而不是用来宏观调节的。个人认为这个参数也是会增大高频泛音,但它更可以拟真真实的歌唱效果。 | ||
行 925: | 行 830: | ||
- | 6. OPE(Opening):嘴形大小。 | + | ==== OPE 嘴形大小==== |
+ | **Opening** | ||
- | 嘴形大小也是一个比较有用的参数,默认值是Max,表明默认的情况下口都会张到最大(只是一种作为歌手的想象)。值越小,嘴形越小,鼻音显得越重。 | + | 嘴形大小也是一个比较有用的参数,默认值是Max,表明默认的情况下口都会张到最大(只是一种作为歌手的想象)。**值越小,嘴形越小,鼻音显得越重。** |
行 946: | 行 851: | ||
- | 7. GEN(Gender Factor):性别因素。 | + | ==== GEN 性别因素==== |
+ | **Gender Factor** | ||
这个参数比较有意思。 | 这个参数比较有意思。 | ||
- | 当默认的值在基准线上,当调大的时候,初音的声音会变得比较粗,偏向男性;当调小的时候,初音的声音会更女性化、萝莉化。当然,过于小了的话我认为已经是外星人了。 | + | 当默认的值在基准线上,**当调大的时候,初音的声音会变得比较粗,偏向男性;当调小的时候,初音的声音会更女性化、萝莉化。**当然,过于小了的话我认为已经是外星人了。 |
行 967: | 行 872: | ||
- | 8. POR(Portemento Time):滑音音长。 | + | ==== POR 滑音音长==== |
+ | **Portemento Time** | ||
这个参数较为实用,它可以使得音符之间的衔接更加圆滑,但至少是要在不同的音高的前提下。但是这里还是要解剖它的原理以阐述用法。 | 这个参数较为实用,它可以使得音符之间的衔接更加圆滑,但至少是要在不同的音高的前提下。但是这里还是要解剖它的原理以阐述用法。 | ||
- | 还是试验,写四组音符,赋予默认POR,75% ,100% | + | 还是试验,写四组音符,赋予默认POR,75% ,100%和0%。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和0%。 | + | |
行 1009: | 行 911: | ||
- | 9. PIT(Pitch Bend):音高弯曲。 | + | ==== PIT 音高弯曲==== |
+ | **Pitch Bend** | ||
- | + | 这个参数主要是用来修正歌唱中的音高和乐谱中有一定的差异。默认的值是处在中间的水平线上,**在PBS默认参数的情况下**(也就是一个全音的摆动),PIT调节到最高则升一个全音,最低则降一个全音(至于什么是全音,什么是半音这里不解释了)。 | |
- | 这个参数主要是用来修正歌唱中的音高和乐谱中有一定的差异。默认的值是处在中间的水平线上,在PBS默认参数的情况下(也就是一个全音的摆动),PIT调节到最高则升一个全音,最低则降一个全音(至于什么是全音,什么是半音这里不解释了)。 | + | |
行 1030: | 行 932: | ||
- | 然而,就算是音高相同了,在前面的试验中两个音符的音量还是不同,音越高越容易听出这个差距,这又衍生出一种新型的谱曲方法:全部的音符出于谱子的一条水平线上,然后通过调整PIT来强制定义每个音符的“真实音高”(具体这种方法的优势还有待研究)。 | + | 然而,**就算是音高相同了,在前面的试验中两个音符的音量还是不同**,音越高越容易听出这个差距,这又衍生出一种新型的谱曲方法:全部的音符出于谱子的一条水平线上,然后通过调整PIT来强制定义每个音符的“真实音高”(具体这种方法的优势还有待研究)。 |
- | 10. PBS(Pitch Bend Sensitivity):音高弯曲灵敏度。 | ||
+ | ==== PBS 音高弯曲灵敏度==== | ||
+ | **Pitch Bend Sensitivity** | ||
- | 接应上面的参数PIT的,它影响了PIT可以调节的音高范围。默认值是1,也就是正负一个全音,最大值为24。如果设定成了24的话,也就是加到了MAX值,不调节PIT也是没有任何表现。但此时把PIT增大到MAX值时,就已经不再是提升一个全音,而是24个了(其实也就是跨了两个八度)。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调节,除非要对PIT进行更大规模的修改。 | + | 接应上面的参数PIT的,**它影响了PIT可以调节的音高范围**。默认值是1,也就是正负一个全音,最大值为24。如果设定成了24的话,也就是加到了MAX值,不调节PIT也是没有任何表现。但此时把PIT增大到MAX值时,就已经不再是提升一个全音,而是24个了(其实也就是跨了两个八度)。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调节,除非要对PIT进行更大规模的修改。 |